【缅怀院士】2000级博士研究生贾嘉陵来稿:难忘的 1984年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实习——懷念王夢恕院士
發布時間:2019-09-09 閱讀次數:8534次


難忘的1984年衡廣複線大瑤山隧道實習

——懷念王夢恕院士

賈嘉陵(學號2000121王院士博士研究生)

    2018年是不平凡的年,一年里接连痛失三位亲人,5月淘淘走了,7月母亲走了,9月导师也走了,今年9月20日是导师的周年祭日,在此缅怀院士,回忆那些曾经的岁月,撰写此文如同与在天堂里的院士父亲促膝聊天,从家常谈到隧道,从人生谈到隧道,从隧道照旧谈到隧道,隧道是院士的毕生追求,是院士的毕生事业,热爱隧道,热爱祖国,热爱人民是院士高风亮节,是我们的人生的楷模、事业的模范。

    1983年5月我们铁道兵工程学院桥梁隧道系隧道专业本科大三76人来到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实习,历时3个月与隧道局三处同吃同住同事情,我们学员全部门配到各施工班组,住在其他回家探亲工人床铺,吃就在食堂,实习事情与工人师傅一起上下班,全历程实践隧道施工工序,“測量放線、鑽孔裝藥、控制爆破、出煙清塵、清理危石、噴錨支護、運渣量測”。

    大瑶山隧道是衡广复线咽喉要害控制性工程,全长14295m,埋深70至910m,双线铁路电力牵引,隧道断面(89-160m2),按新奧法理論設計施工,複合式襯砌結構,全斷面機械化流水作業施工;隧道位于粵西北南嶺大瑤山,圍岩地質極爲複雜其中9#斷層帶長465m,岩石破碎松軟,節理發育,湧水流沙時常發生,湧水量最高達4200噸/日;施工接纳三斜井和一豎井其中1#隧道全長10.081Km,開挖斷面爲150m2,9#斜井張灘隧道穿越斷層破碎段465m是整座隧道的控制性隧道;隧道全斷面鑽爆法機械化施工,機械化作業水平在80%,創下我國超大斷面隧道鑽爆法施工單月掘進284m/月的紀錄,創造國內外隧道施工記錄,奠基我國隧道施工發展偏向,爆破鑽孔接纳瑞典altalas三臂液壓鑽孔台車,機械清渣除塵出渣運輸,除了掌子面4-6人機械操作手外,沿隧道洞體施工基本看不見作業人員,實現長大隧道機械化配套作業快速施工工法。

    大瑶山地处广东粤西山区,温度湿度,终年阴雨,树林密布,沟壑纵深,隧道就设置在瑶山的南侧,工程项目部也就安营扎寨隧道洞口,从项目部到县城樂昌需要6-7小時,山路崎岖,门路顛簸,人隨車左右搖擺一會兒就睡著,不小心頭就撞在車椅,這時頭磕在座椅人也疼醒,3個月實習也僅僅去縣城一次,其他時間全部在工地。

    到工地第三天的上午,在洞口四周聚会会议室听取隧道局工程师授课,推门进来的是中年男子,约176cm中等身材,皮肤黝黑,身穿粗布事情服,头戴宁静帽,脚穿长筒胶鞋,还滴着水、挂着红泥土,他是例行晨检查隧道工地后,从隧道直接来聚会会议室给我们授课,在我们礼毕后(注:因我们是铁道兵军人,授课前教员进入课堂,必须全体起立向教员行礼),他就开始教学大瑶山隧道施工,没有讲稿没有ppt只有一只粉笔,不时地在黑板板书隧道、地层和全断面钻爆机械化施工工序,滔滔不停谈论国家铁路生长计划,隧道工程的控制性和重要性,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的历史意义,授课中院士不时提出问题让我们思考回覆,同时我们也提问请教,一问一答课堂气氛热烈活跃,不知不觉从上午8点一直到响午,满口的河南乡音至今云绕在耳边,满满的授课情景至今浮现在眼前,他,就是我的导师王梦恕院士,就是这样在隧道施工洞口第一次晤面院士(图1,图2),第一次聆听院士授课,第一次完整系统地学习隧原理论和施工。

1.png

图1  大瑶山隧道1#洞口

2.png

图2  院士大瑶山隧道1#洞口

    一天下班,随工人师傅回到宿舍,落坐后师傅问隧道施工最怕的是什麽,我回覆隧道中心線洞口坐標和高程,他沒有肯定也沒有否认,只是淡淡地告訴我最怕水!,時過37年在工棚談話情景羽羽如生,細心琢磨知道水對隧道施工的影響,水對現場生活的影響,山嶺隧道圍岩一般賦存地下裂隙水,水量大、水壓高、水源豐沛,對隧道掌子面鑽孔放爆噴錨影響特別大,施事情業須穿著雨衣站立水中,一般地掌子面前設置一個集水坑,邊施工邊抽水然後沿管道泵出隧道,施工抽水、排水就是隧道施工過程,對于地下水控制須排泄絕不能夠封堵,否則就是突湧突泥事故,另一方面,山區地表水必須有流向和彙集,否則設立施工棚和宿舍會受到水的沖刷導致垮塌,同時還須考慮風向,初夏的粵西瑤山悶濕熱,溫度30℃左右,濕度70%以上,衣服被褥潮濕,如果沒有通風簡直無法睡覺,就是在如此艱苦環境,隧道局苦戰6年于1987年貫通隧道通車,奠基我國隧道現代機械化施工基礎,從而大瑤山隧道工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。

    实习期间除随师傅作业施工,同时还加入院士卖力的大瑶山隧道施工科研课题,研究長大隧道機械化配套作業快速施工,部署我们现场监测施工数据,丈量放线人数和时间,钻孔台车和远渣进出洞时间,台车对中站位钻孔作业时间,钻孔深度角度和填装炸药量以及作业人数时间,掌子面放爆后清渣出尘的作业时间人数,盘算通风量风速、管道直径、出风口角度和通风时间与通风除尘效果,光面爆破钻孔残留量以此评判光面爆破效果,建设其与钻孔深度、填装药量、爆破法式和毫秒设计的函数关系,这些施工数据实时反馈院士分析,优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实现長大隧道機械化配套作業快速施工工法,在现场作业施工基础上,结合隧道施工科研,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教学与生产相结合,在工程施工中培养人才,在理论分析中锻炼人才,培养及格的隧道专业技术人才,至今我的同学仍然事情在隧道工程第一线,从事教学科研、设计施工和监理咨询,在此代表他们缅怀院士,编写回忆征集当年现场照片(图1),巧合的是与院士照片基本同一所在同一角度(图2),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,如果没有大瑶山隧道实习,如果没有院士的授课,如果没有院士的辛勤培养,就没有我们隧道的今天。

    院士主持研究大瑶山隧道施工《大瑶山长大山岭铁路隧道修建新技术》,奠基隧道工程理论和施工技术,从山嶺隧道鑽爆法施工創新地發展淺埋暗挖隧道施工,從衡廣複線大瑤山隧道,到大秦鐵路軍都山隧道,再到北京地鐵複八線複興門折返線施工,創立淺埋暗挖隧道施工系統完整理論和施工技術;回憶1983年初次見面院士,再到2000年成爲他的學生,37年彈指一揮間,真是感伤萬分,隧道陪伴院士終身,隧道必將是我追求的目標,沿著院士的足迹追尋隧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993日北京